综合新闻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综合新闻- 新闻中心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16-08-01 09:57:22

广东组:
      7月20日,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赴广州社会实践小组在广东省气象局的组织安排下赴广州黄浦气象局参观学习。当天上午由广东省局辅导老师带队前往黄埔区气象局(原广州萝岗气象局),实践小组全体同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实践小组一行人到达广州市黄埔区气象观测场,尽管骄阳似火,却丝毫没有减弱大家参观学习的热情。原萝岗区自动观测站是广州国家基本气象站,始建于1951年1月1日,2013年该站地面观测自动化业务正式进入单轨运行,成为广东省气象自动化观测的先进代表。自动站的工作人员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观测站的专业仪器,包括风速风向仪、天气现象仪、雨滴谱监测仪、翻斗式雨量筒、微波辐射计等自动化仪器,带领同学们参观的同时为大家讲解了观测网络的建设和日常管理、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备份、自动气象站仪器标定及维修的知识,并向同学们展示了自动站内仪器从接收信号到传送信息再到预报员订正发报的全过程。观测员老师通过详细的讲解为实践小组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具体的观测课程,不仅向大家展示了多种新一代的自动化观测仪器,还特别为大家介绍了由广东省自主开发的一些自动观测设备,例如生物舒适度测量仪,它通过探头的自动测量,以及内部阈值判断,可以直观的展现出天气条件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给我们提出合理的建议。实践小组的王春姣同学说:“通过对生态气象观测网络的了解与学习,我更加认识到我们学习气象知识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果像萝岗气象站一样做好科研创新,开发出稳定可用的观测仪器并推广出去,必将可以为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参观完气象站,黄埔区气象局党组书记李少群局长给同学们详细讲述了黄埔区气象局及其前身萝岗区气象局的发展历史,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询问了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更是把同学们称作气象事业的接班人,寄予高度的期望。
通过本次参观学习,我们了解到萝岗区气象局于2006年挂牌成立,2015年由于区划调整,更名为黄埔区气象局,承担起新黄埔区的气象工作,但无论何时,萝岗气象人始终秉持“你的冷暖在我心中、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的服务理念,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准确、及时的预报,这种认真负责积极创新的精神,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不久的将来,我们即将走上工作岗位,更要发挥气象人创新奉献的精神,做好科研开发,做好业务工作,真正地服务人民,为我国的气象事业建设作出贡献,与为气象事业发展奋斗着的前辈们一起,谋划气象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湖北组: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2016年7月17日,我们顶着炎炎的夏日来到了湖北省气象局,做好了像老一辈气象工作人员学习的准备。省局接待我们后,第二天我们就投入了气象工作当中。届时正处于梅雨期,湖北省气象局全面备战,我们当然不会错过这次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
 
      每天上午八点,晚上九点的会上让我们对于气象工作者获得天气预报的方式得到了大致的了解。通过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们做的讲座,我们明白现在的气象不同于三年前,已经是一个大的国家产业了。国家更强调气象的服务性质,气象行业向经济体制改革靠拢。部分业务,如防雷,都已经免费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了。这一点虽然相当于让气象工作者的生活更加艰苦,但是我们从市局领导口中听到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在我们到来之前,处在低洼地带暴雨所已经被淹了一层,但是这些辛勤的工作者依旧值守在抵抗汛情的最前线,做好他们的本职工作。
      而对于天气预报,现在已经面向不同个体开展了不同的业务。各个业务都有充足的人手,加上省局的宏观调配,使得气象服务有条不紊的展开着。恰逢荆门汛情,某站降雨量高达68.2毫米,与前一天当地市局预报的情况非常接近,这种高精度的预报让我们都赞叹不已,这也加剧了我们对于预报业务的好奇心,让我们更想去基层了解作为一个预报员,如何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准确的预报服务。
      7月20日,我三人乘车来到咸宁市,受到咸宁气象局的热情接待。当天下午,咸宁市的各个领导一一接见了我们,对我们表达欢迎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实习期间的工作安排和要求,作为三名优秀的气象工作者,我等无条件接受地方组织的安排,并于当天下午,参观了咸宁市气象台。
翌日清晨,我三人提前来到市气象台,于八点整准时参加了全国气象会商,了解到华北汛情以及即将到来的东北汛期,深深加重了我们作为一名气象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而后,赵台长耐心地为我三人讲解了一名气象预报员肩负的使命以及日常工作,使我们受益匪浅。
 
      气象员首先要对于现有的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近几日发生的天气现象。通过湖北省自动气象站综合显示分析系统,看到过去几天有记录的温度,风,降水等情况。而后利用MICAPS软件,整理已有的天气数据,通过分析风场图,等压面等与卫星拍摄到的红外线水汽图像相结合,分析当前以及临近的天气系统。而后与T639,EC,NCEP等模式相结合,做出短期的预报。当模式与模式之间有不同时,要将这几种模式的初值与当时的实测气象条件进行比对,分析模式的可信度。
      通过阅读老一辈预报员的工作记录,我了解到湖北省处于一个西北东三面环山的结构中,而地形也是气象预报中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在这个季节,咸宁地区乃至整个武汉都主要受到西太平洋暖高压与青藏高原陆地暖高压相互作用,在武汉地区形成强复合带,容易形成短时强降水。另外,当梅雨退去后,受西伯利亚大槽的作用,我们依旧不能排除强降水的可能性。
      并且,作为过来人,市局领导对于一名气象工作者应有的工作精神做了详尽的介绍。虽然气象工作条件非常的艰苦,但是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就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而且,祖国需要我们,祖国人民需要我们,我们在这里工作的一个疏忽,可能就会断送几万农民伯伯一年的收成,就可能让基层民众对于政府产生不满的情绪,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辛苦我一个,造福千万家。况且,我们的工作国家看在眼里,人民记在心里,我们相信,今天的付出一定会换来明天的回报。虽然今天的气象工作者都不满意现在的工作条件,认为政府为了民生问题,免去防雷工作的费用,但是我们的工作仍要继续,因为今年大水给我们国家带来了多少亿的直接经济损失啊,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人民的幸福,我们会一直工作在最前线。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参观了黑山观测站和通城县局,对于预报用的一手数据有了详尽的认识。我们不仅认识了雨滴谱仪,风速仪,温度仪等仪器的基本原理已经数据应用,而且根据工作人员的悉心讲解,我们认识到了工作在前线的不容易。不仅要24小时的值班,而且一旦仪器出了问题,都需要他们亲自去修。而且据侧面了解到的消息,省级质检科只会检查仪器的问题,不会帮助他们修理,所以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但是我们也看到了他们苦中作乐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这样一批优秀的一线气象工作者,人民才能得到准确的天气信息,才能过上好日子。
 
      另外,我个人走访民间,了解到了广大人民众对于天气预报的看法。从当地老人口中得知,近年来天气预报准确度已经很高,按他们的标准已经接近九成的准确率,只是对于短时强降水的落区预报偏差较大,对他们的出行有一定影响。对于当地年轻一辈人,他们对于当地市局预报关注较少,大多数人只能接收到中央台发布的国家气象局的预报信息,作为一个正值梅雨季节的城市来说,我认为当地气象台的影响力需要得到加强,因为毕竟当地得到的信息准确度与精度都高于全国。而且作为只为当地负责的市级气象台,它的工作重点比较明确,所以预报的准确性与可信度应该高于全国。所以我认为市级天气预报的宣传工作应该得到加强。整体上而言,人民群众对我们气象行业的工作持肯定与赞扬的态度,这是我们努力工作下去的动力。
 
 
山东组:
      7月18日,这是我们在山东省气象局实习的第一天。根据安排,我们去了气象局减灾楼省气象台去了解了全省天气概况、半岛天气、环境气象预报、海洋预报的有关预报制作和服务流程的情况。在王业宏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上午参观了省气象台,听了省台的专家给我们作报告,,并进行了研讨交流。下午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山东省齐河雷达站,了解了雷达气象学的相关知识,以及在业务中的应用流程。
 
      7月19日上午,我们山东省局实习小分队来到大探中心参观。大探中心黄科长为我们讲解了设备维护与装备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黄科长将其所做的工作风趣的比喻为军队中的“总装备部”,工作内容主要是从事仪器校准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任务,另外还给我们讲述了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工作。接着冯处长给我们介绍了山东省的观测站和雷达的分布情况,阐述了单位的职责和业务工作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最后,黄处长着重给我们介绍了雷达的一些工作原理,就装备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维护和保养做了细致的讲解。上午,我们通过大探中心这一行程,对整个“总装备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午,我们小组一行来到山东省气候中心参观。气候中心汤主任以ppt的形式对气候中心做了一个详实的介绍。汤主任首先对气候中心做了一个简单介绍,阐述了各个科室的任务分工。接着,汤主任从气候分析预测、气候变化、气候应用服务、山东省气候概况等几个方面着重给我们做了介绍,同学们听的很仔细,记的很认真。汤主任鼓励大家踊跃提问,现场气氛很热烈。最后,汤主任还勉励我们一定要珍惜在校的宝贵时光,多学几门编程语言,练就过硬本领,做一个全能型人才,为气象事业服务。
7月20日是我们在山东省气象局的最后一天,上午,服务中心的周雪松主任给我们讲解了现代气象服务的一些基本概念,周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讲解一些服务的基本流程,而是通过全球最大的气象公司Accu Weather的例子来给我们讲了气象服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国外先进的气象服务理念,周老师的讲解大大的扩展了我们这些气象学子的视野,大家纷纷就气象服务的一些概念提出问题。座谈会的最后周老师勉励大家要学好与气象相关的一些IT知识。座谈会结束后,大家还一起参观了省局的气象服务窗口,了解了气象信息是怎么传输到普通用户的手中的。
 
      下午山东省气象局科研所的副所长盛春岩老师给我们讲解了所里的一些科研情况,她特别强调省局研究所的科研要立足于省局的实际业务需求,这是局属研究所与普通科研所的最大区别。此外盛老师还给大家讲了科研所最近几年主要的研究项目和取得的一些成就。座谈会的最后,同学们就一些科研问题向盛老师积极提问,盛老师都耐心的做了解答。
 
      这一周的最后两天,山东组被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去往德州市气象局和淄博市气象局。
 
德州组
      7月21日上午,德州气象局高书记主持座谈会与我们会面致欢迎词,跟我们畅谈德州古今,气象风云。还给我们灌输了很多德州地方的人文历史知识。从高书记那里我们了解了一些德州市气象局的组织概况。会后,在徐主任和杨科长的带领下,参观了德州气象局的气象科普馆以及气象局的各个部门,并与各个部门的领导和前辈们,进行了详尽的沟通和交流。
      7月22日,德州小分队分成两组,分别去气象台和观测场,深入了解业务流程细则。观测场组恰逢气象影视部门录制节目,是关于降水量计量方法的科普视频,我们参与其中做了一些细微的协助工作;留在气象台的两名同学在人工影响天气指挥中心与部门的前辈进行了交流学习。
 
淄博组
7月21号
      上午9点钟,淄博分队来到了淄博市气象局气象台,由当值副班赵老师接待。首先,赵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气象台、专业台、人影办公室。紧接着,赵老师详细介绍了市局气象台运转方式,工作职能,预报技巧。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发言。当同学们问到昨晚淄博的一场雨,赵老师耐心的调出各个百帕天气图,详细地向同学们解释了预报依据。随后,赵老师让同学们自己上手操刀。同学们纷纷自己打开预报软件,边学边与赵老师交流,受益匪浅。
7月22日
      同学们参观了淄博气象台的专业台。专业台的孙老师介绍说,专业台的对外服务分别在上午6:00与下午15:00对外发布。随后,同学们又参观了专业台的电视台。下午,同学们参观了淄博气象局的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黑龙江组:
      7月17日,北京天朗气清。11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奔赴黑龙江组进行实习,大家一路欢声笑语,在下午到达了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下车就得到了黑龙江气象台负责人邱海龙的热情接待,在欢声笑语的晚餐中,我们交流了气科院目前的情况以及黑龙江省的一些简单概况及就业情况,这让同学们对气象专业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7月18日。一早,同学们都在讲座开始前提前半小时到达了工作地点,趁着老师还没有到,大家展开院旗,在黑龙江省气象台与负责人照了合影。

      合影完毕之后,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袁美英给我们讲解了黑龙江省的暴雨环境特征,大家纷纷举手提问,对影响黑龙江省暴雨形势的天气系统很感兴趣,如:台风、冷涡等,当有鞍形场存在时,东北方向的高空冷涡会将北面的冷空气带到黑龙江省内,与南面的暖空气汇合,在黑龙江形成锋面,带来锋面降水。
      上午第一个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参观了省气象台,参与了气象台会商,见到了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情况。
      下午第一个讲座来自黑龙江省气象台的副台长王承伟首先亲切地让大家进行自我介绍,对气象部门的概况做了一个介绍。
      下午第二个讲座来自黑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院的姜丽霞,她为同学们介绍了黑龙江省的农业服务,以及黑龙江省气象台为黑龙江省农业提供的服务。
      7月19日。一早,龙凤山气象台副台长宋庆利为气科院的同学们讲解了龙凤山的臭氧总量变化特征,他也提到了有很多各国家的国家气象局局长曾经在这里开会,气科院的很多导师也在龙凤山气象台有业务。省气象服务中心于宏敏为大家介绍了黑龙江省的气象服务,下午我们去了气候中心,参观了那里的设施,很多气候中心的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黑龙江省气象的气候服务。
      7月20日。我们首先听取了省局观测网处长王国贵的报告。上午还见到了黑龙江省气象台新浪微博的小编,她和我们合了影,还在“龙江气象”新浪微博上发表了我们去参观的消息,小编十分前卫,关注了很多我们以前没关注的前卫咨询,也给我们讲了如何从一个几千人粉丝的微博成长为一个几十万粉丝的微博博主。下午我们参观了黑龙江省气象科研所。
      7月21日。大家分别奔赴佳木斯汤原县、龙凤山、乌伊岭、嫩江县进行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