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信息

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简介

学位点介绍

发布时间:2018-10-14 14:07:35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授权点是中国气象局的直属研究生培养机构,也是我国大气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本学位点围绕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面向气象事业发展核心技术和大气科学前沿问题,开展综合性和前瞻性研究。本学位点着力通过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不断优化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自然地理学、物理海洋学学科建设,着力提升研究生培养能力和水平,努力为气象事业及相关行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学术型科技人才。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本学位点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之一,始终坚持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关键,不断加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现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导师队伍,共有研究生导师156人(博士生导师74人),其中两院院士9人,杰青5人,万人计划人才4人,千人计划人才6人,百千万工程计划人才6人,优青2人,部门级人才60多人。自学位点建成以来,已培养硕士1006人、联合培养博士228人,他们已经成为气象及环保、民航、水利等行业,以及高校和科研院所业务、科研、教学和管理岗位上的一支重要力量。2013年本学位点被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批准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15年被科技部评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本学位点作为中国大气科学研究领域的国家队,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已成为我国大气科学领域学科最多、规模最大、招生专业最齐全的综合研究机构,为本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至今,本学位点导师主持、参与包括973计划、基金创新群体、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计划等重点科研项目共393项;发表国际、国内高水平学术论文1432篇,其中SCI级别论文791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共103项。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团结、奋进、求实、创新”的科研文化,为学位点的研究生提供了丰富的参与科学研究和学术训练的机会、平台与精神积淀。
      本学位点作为中国气象行业研究机构,致力于围绕国家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不断强化气象事业的科技支撑,致力于培养业务急需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不断探索,打破“围墙”,促进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为国家气象业务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2013年以来,学位点师生在科研和教学中,先后将自主研发并不断升级完善的中国气象数值预报系统(GRAPES)、亚洲沙尘暴数值预报系统(CUACE/dust)、台风区域同化预报系统(T-RAPS)、中国雾-霾数值预报系统(CUACE/Haze-fog)、新一代天气雷达质量控制和三维数字拼图软件系统、雷电预报预警系统等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到气象行业、军队、航空等业务;牵头设计并科学支撑的中国气候、大气成分、极地、暴雨、高原、台风、雷电及生态农气等外场科学试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教学资料和成果。师生们针对重大天气、气候事件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形成深度决策材料共108份,其中20余份获国家领导人批示。学位点已经成为科技成果业务化和支撑政府决策的重要科技力量。
      本学位点在国际、国内合作方面非常活跃,合作范围日趋广泛,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国家防灾减灾方面极大提升了中国科学家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气象科研人才队伍的影响力。2013年以来,导师主导的WMO国际沙尘暴预警咨询评估系统亚太中心在本学位点落户,主导2项WMO研究示范项目,有近50位导师在国际重要学术组织任职,1位任IPCC AR6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10多位担任IPCC AR5-6主要作者和评审专家,组织召开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112次,学位点2015年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研究和示范优秀基地”。通过这些高层次的国际合作,研究生得到了更多接触国际前沿学术成果的机会,提升了学术视野,激发了科研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