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资队伍

微信公众号

张华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 学科方向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 研究方向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区域大气环境污染与气候变化研究
  • 电子邮箱
    huazhang@cma.gov.cn
  • 导师简介
  • 教育及工作经历
  • 论文论著

   二级研究员。于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并获博士学位

   专业: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于2000.7-2003.7:日本海洋科技厅FRONTIER气候变动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于2006.10-2007.4:日本东京大学CCSR客座教授;于2012.3-6: 马里兰大学 地球科学中心(ESSIC)访问学者。于2003.7-2018.3近15年期间,历任国家气候中心开放实验室副主任、气候系统模式室和气候变化决策室副主任、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研究员。现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天气灾害国家重点实验室二级研究员。

   目前是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博士生指导教师。曾任国际大气辐射委员会委员(2009-2016)。现任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国际联合会(IUGG)与国际气象组织(WMO)的联络人(2019-2023);国际太阳能标准化(ISO-TC)委员会气候与数据分会委员(2016-);第28届《气象学报》常务编委;JMR科学编辑。第26-28届数值天气预报委员会委员;第28届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委员会委员;是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开放实验室科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7-)。目前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17-2021)。
2014年入选中国气象局科技领军人才;2006年参与完成的项目《亚洲沙尘暴及其数值预报系统》获得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和技术工作奖研究开发奖一等奖。发表的论文多次获得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学会和北京气象学会等颁发的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到目前为止,带领团队发表论文175余篇,出版专著4部。培养的毕业生中多人获得中国气象局和上海气象局的青年英才称号。
    积极参与和组织大气辐射和气溶胶气候效应相关研究领域的国际国内学术活动。是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和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的主要作者、《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和《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系列书籍的主要作者和首席作者等。是国内和国际上云-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研究领域中有影响、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代表性研究成果:
   在具有自己特色的大气辐射模式研发、气候模式物理过程研发、云-气溶胶-辐射相互作用以及气候效应研究方面有诸多重要成果。
主要包括:带领团队(1)开发了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北京气候中心大气辐射模式(BCC_RAD);(2)研发了国家气候中心的气溶胶-辐射-气候在线耦合模式系统。利用该模式发表了一系列气溶胶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的论文。计算的气溶胶辐射强迫被IPCC AR5引用,使得在IPCC评估报告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中国模式对气溶胶辐射强迫的估计值。(3)研制了新的云-辐射处理过程模块并应用于国家气候中心全球模式中,论文发表在影响因子为6.03的国际期刊上。将国际上先进的精确描述云的微物理过程的方案应用于上述模式中,填补了该模式缺乏从气溶胶到云的微物理过程的空白;使得国家气候中心的全球气候模式在这些领域站在国际前沿水平。
代表性论文:
1.    H. Zhang, B. Xie, and Z. Wang,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e response to 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Earth's Future, 6, 857-866, 2018. https://doi.org/10.1029/2018EF000832
2.    Hua Zhang, Shuyun Zhao, Zhili Wang, Xiaoye Zhang, Lianchun Song, The updated 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of major anthropogenic aerosols and their effects on global climate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36(2), 4029-4044, 2016.
3.    Zhang, H., Chen Zhou, Zhili Wang, Shuyun Zhao, Jiangnan Li: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lack carbon and sulfate mixing methods on their optical and radiative properties. J. Quant. Spectrosc. Radiat. Transfer, 161, 105-116, 2015.
4.    H. Zhang, X. Jing J. Li,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new radiation code under McICA scheme in BCC_AGCM2.0.1, Geosci. Model Dev., 7, 737-754, 2014.
5.    Zhang, H., Z. L. Wang, Z. Z. Wang, and Coauthors, Simulation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of aerosols and their effects on East Asia climate using an interactive AGCM-Aerosol coupled system, Clim Dyn, 38: 1675-1693, 2012, DOI: 10.1007/s00382-011-1131-0.  
著书:
1.    《云辐射与气候》,张华,荆现文,彭杰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19。
2.    《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张华,王志立,赵树云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17。
3.    《BCC_RAD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张华编著,气象出版社,2016。
4.    《大气吸收辐射研究》,张华著,气象出版社,2015。

代表性论文:
1.    H. Zhang, B. Xie, and Z. Wang,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and climate response to short-lived climate pollutants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Earth's Future, 6, 857-866, 2018. https://doi.org/10.1029/2018EF000832
2.    Hua Zhang, Shuyun Zhao, Zhili Wang, Xiaoye Zhang, Lianchun Song, The updated effective radiative forcing of major anthropogenic aerosols and their effects on global climate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36(2), 4029-4044, 2016.
3.    Zhang, H., Chen Zhou, Zhili Wang, Shuyun Zhao, Jiangnan Li: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black carbon and sulfate mixing methods on their optical and radiative properties. J. Quant. Spectrosc. Radiat. Transfer, 161, 105-116, 2015.
4.    H. Zhang, X. Jing J. Li, Appl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new radiation code under McICA scheme in BCC_AGCM2.0.1, Geosci. Model Dev., 7, 737-754, 2014.
5.    Zhang, H., Z. L. Wang, Z. Z. Wang, and Coauthors, Simulation of direct radiative forcing of aerosols and their effects on East Asia climate using an interactive AGCM-Aerosol coupled system, Clim Dyn, 38: 1675-1693, 2012, DOI: 10.1007/s00382-011-1131-0.
著书:
1.    《云辐射与气候》,张华,荆现文,彭杰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19。
2.    《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张华,王志立,赵树云等编著,气象出版社,2017。
3.    《BCC_RAD大气辐射传输模式》,张华编著,气象出版社,2016。
4.    《大气吸收辐射研究》,张华著,气象出版社,2015。